> 平面知识 > “暮云台殿异乡人”的出处是哪里

“暮云台殿异乡人”的出处是哪里

“暮云台殿异乡人”的出处是哪里

“暮云台殿异乡人”出自宋代周文璞的《寿星寺闻子规二首》。

“暮云台殿异乡人”全诗

《寿星寺闻子规二首》

宋代 周文璞

莫向空山恼病僧,暮云台殿异乡人。

多时不识巴江路,守着浓花哭过春。

《寿星寺闻子规二首》周文璞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寿星寺闻子规二首》是宋代诗人周文璞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寿星寺听到子规鸟的叫声时所产生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莫向空山恼病僧,

暮云台殿异乡人。

多时不识巴江路,

守着浓花哭过春。

这首诗的诗意较为隐晦,但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空山\"和\"病僧\",这表明诗人身处寂静空旷的山林中,与一位身患疾病的僧人相伴。这种境况使诗人产生了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

接着,诗人描述了\"云台殿\",这是一个陌生的地方,意味着诗人身处异乡。这增加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陌生环境的困惑。

然后,诗中提到了\"巴江路\",诗人承认自己长时间不曾认识这条路。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时间的流逝和自己对世事的陌生感的反思。时间的推移使得诗人与曾经熟悉的环境和人物渐行渐远,失去了对周遭事物的熟悉感。

最后,诗人描述了\"浓花哭过春\",这句诗意味深长。浓花代表着春天的繁华景色,而\"哭过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这一句象征性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光阴易逝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隐喻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对陌生环境的困惑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它呈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生命和时光的思考,使人产生共鸣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