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面知识 > “每看负月非人世”的出处是哪里

“每看负月非人世”的出处是哪里

“每看负月非人世”的出处是哪里

“每看负月非人世”出自宋代陈藻的《山中有感》。

“每看负月非人世”全诗

《山中有感》

宋代 陈藻

每看负月非人世,错认江山是画图。

谁解吟诗追李杜,何须涉海访蓬壶。

《山中有感》陈藻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山中有感》

朝代:宋代

作者:陈藻

中文译文:

每次看到缺月非人间,

错误地将江山视为图画。

谁能理解吟咏李白、杜甫的心情,

何必跋涉海洋去寻找仙人之居。

诗意:

陈藻的《山中有感》描绘了作者在山中所感受到的情绪和思考。诗中通过描述看到缺月时的感触,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之外的境界的向往。作者在山中凭借幽静的环境,误将自然景色当作画图,这种错觉让他感叹人间的繁华世界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提到了李白和杜甫,暗示了他对于李杜这两位伟大诗人的敬仰和追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和文学境界的向往。

赏析:

《山中有感》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艺术的独特领悟。通过将缺月误认为人间之外的景象,诗人以错觉的方式表现了他对于超越世俗的美感的追求。诗中的意象鲜明而深刻,将美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巧妙地揭示出来。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了李杜两位伟大的诗人,暗示了他对于他们才华和境界的崇敬,并表达了自己对于追求诗歌创作和文学境界的渴望。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于美学的追求,给人以深思和启迪。